當前位置:首頁 > >

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

2024-03-28


    上世紀80年代,祖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浪潮,激發了澳門坊眾的愛國熱忱。全澳廿多個街坊會和居民聯誼會都深刻感    到需要進一步團結,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。1983年12月30日“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”正式成立,簡稱“街坊總會”。

    澳門回歸以來,本會領導各區街坊會和附屬機構,發揚愛國愛澳的主人翁精神,擁護“一國兩制”,堅持“團結坊眾、參與社會、關注民生、服務社群、共建特區”的辦會方針,努力把握“居民權益維護者、和諧社會建設者和澳門坊眾大家庭”的定位,積極參與社會事務,持續關注社會保障、房屋、教育、治安、交通、環保、衛生等社會民生問題,努力為居民辦實事、謀福祉。

    參政議政方面,街坊總會自1988年開始派出代表參與澳門立法會選舉以來,歷屆皆有代表獲選擔任議員。2021年,我們在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取得重大勝利,成功將三位資深街坊工作者送入立法會,不斷壯大我們的團隊,使我們的街坊工作力量有了飛躍性的提升;街坊總會並多次應邀派出骨幹出任政府治安、人才發展、環保、醫療、教育、青年、長者、婦女、復康、都市更新、經濟、統計、社區服務、交通和社會工作等範疇的多個諮詢委員會委員,就社會事務反映民意,努力為居民維護和爭取合理權益。

    因應社會變化及會務發展,本會組織規模和服務網絡也逐步擴大,現由4個分區辦事處(離島、南區、中區、北區)、3個廣東辦事處服務站(橫琴站、中山站、拱北站)及3個橫琴服務點(荷塘部、新家園部、蓮花部)、28個基層坊會、30多個服務機構、50多個大廈業主會聯繫會員和社區組織組成。本屆理監事會逾200人,他們全來自各區街坊會和社區組織、大廈業主會的領導成員。理事會下設社會事務、社會服務、北區工作、中區工作、南區工作、離島工作、大灣區工作、公民教育、文康、體育、青年事務、婦女事務、大廈工作、社區經濟事務及財務等15個工作委員會,並設有秘書處。

    本會積極開展社區和大廈、家庭、長者、青少年、幼兒、醫療和基礎教育等多元化服務,形成了一個涵蓋全澳、頗具規模的社會服務網絡。本會與屬下坊會經過三十九年的艱苦耕耘,共開辦了2所學校、30多個不同類型的服務中心、4間學生自修室及2間診療所,托兒所亦由3間增至4間。目前,本會專職人員也由創會之初的2人發展到近800人(包括學校的教職員工)。現時本會屬下坊會和服務中心擁有會員逾50,000人、義工逾5,900人。在街坊總會的帶領下,屬下各單位積極拓展會務,做好地區工作,開展各項社區服務和活動,凝聚居民向心力、豐富居民的生活,同時亦將愛國愛澳宣傳教育滲透於活動當中,以提升居民的國家認同感和國家安全意識。2022年提供服務逾311萬人次,跟進的個案超過10,000宗。

    社會服務方面,我們繼續開設長者玩具圖書館、長者健康服務站、二手輔具捐贈計劃服務,為長者提供豐富的晚年生活及適切的服務需要。並連續多年發起由商戶、義工和學生等組成的發掘社區隱蔽長者大行動,使一些尚未接受社會支援服務的長者及時得到社區的關愛,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;持續推動平安通服務,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共有4,916人使用平安通服務,以及有1,151人使用戶外平安通服務;持續開展街坊車愛心接送服務,截至2022年10月31日服務累計逾42,686人次。

    近年本會不斷拓展新服務項目和特色品牌,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。2021年1月起,本會特設五個代辦點為本澳居民提供代辦珠海社保業務;街坊總會社服大樓地下展覽廳亦升格為“迎聚廊”,設展覽、演講、會議等多功能元素的綜合型展演場地,並設置咖啡區和原創紀念品銷售區等,旨為提供公共空間予公眾交流。2022年1月,本會與永利渡假村(澳門)股份有限公司簽訂《澳門青少年文體藝術孵化計劃》,將街坊總會藝駿中心打造為合培訓、製作及演出於一體的“一條龍”發展孵化基地,為兒童及青少年提供更多元的培訓及展演平台。本年我們也在望廈社屋增設街坊總會小海鷗托兒所,總共可提供130個3個月至3歲幼兒的托額。內地方面,我們進一步加強琴澳合作,緊握“深合區”的發展契機,不斷開拓橫琴新服務點,現已將服務拓展到荷塘、新家園、蓮花社區,務求將我們的社會服務經驗和標準覆蓋到橫琴各社區。

    在新時代、新征程,本會將努力加強自身建設,打造智慧社團;將不斷強化社區工作和拓展本澳及大灣區的社區服務,積極倡導“睦鄰互助,關愛社區”理念,屬下各坊會、辦事處和服務中心會繼續認真貫徹會員大會訂定的服務目標,積極深耕社區,努力維護居民權益的工作,使服務踏上一個新台階。關注民生,以創新意念拓展多元服務,處處以居民權益為依歸、踏實為居民做實事、全力為居民謀福祉,是我們全體街坊工作者對全澳坊眾的承諾。


年報2022(打版)_155.png